新聞

2025年3月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(協和) - 2025年3月
發揮多元文化優勢 開拓眼界 成就未來
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(協和)是一所多元文化學校,現有來自約28個族裔的學生,匯聚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。謝俊賢校長深諳為學生建立多元文化觀念的重要性,以應對未來的需求。她表示:「香港社會多元文化薈萃,學生將來需要面對不同種族的人士,我們希望在中學階段為他們裝備好相關能力。」校方透過教育、活動和生涯規劃發展等方面,充分發揮多元文化的優勢,讓學生獲益,擁有更廣闊的眼界和胸襟,成為有識見、懂得尊重與包容的世界公民。未來步入社會時,他們也能以「積極奮進、逆境自強」的態度面對挑戰。
多元文化教育開拓視野 促進學生個人成長
學校致力於建構一個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學習環境,讓學生能夠接觸不同文化,對他們的個人成長和視野拓展帶來積極影響。每年舉辦的「多元文化節」是校內的一項特色活動,內容豐富,包括學生的文藝表演、不同民族的飲食文化展示與美食分享,以及與學科相關的多元文化攤位。活動還邀請外部機構和內地姊妹學校參與,例如許海中學的民族舞表演,促進香港與內地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。
與此同時,學校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文化背景,介紹如齋戒月、灑紅節等文化元素。李秉謙助理校長表示,多元文化教育有助於學生了解不同族裔的價值觀、信仰與習俗,增強他們的文化意識,學會尊重、接納和欣賞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,從而打破隔膜與偏見。通過對不同文化的理解,學生的視野不再局限於本地,而是拓展至全球層面,啟發開放性思維模式。這種文化共融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全球視野,也為他們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 照顧學習差異
語言是溝通的重要橋樑,在多元文化的環境下,學生自然有機會接觸到來自不同地方的語言。利用這一優勢,學校安排部分課堂及活動,例如英文口語課,讓中文部和英文部的學生共同參與,創造一個自然的語境。這不僅幫助非華語學生磨練中文,也讓華語學生能夠通過生活化的交流活用英語,增強聽說能力。
校方明白學生的語言能力存在差異,起步點各不相同,因此在語言學習上提供貼心支援。在課堂安排上,學校根據學生能力分班,並在中英文科中按能力分組,以照顧學習差異,實行因材施教。此外,學校還提供英文補習班、廣東話班等額外支援,甚至邀請舊生分享他們的學習經歷。透過一系列的學習支援強化了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,還培養了他們在多語言環境中的溝通技巧和跨文化交流能力。
藉境外交流機會 建立國際視野觀
學校致力於提供境外交流的機會,幫助學生拓展世界觀和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。每年,學校舉辦十多個海外交流活動,涵蓋多個學科與範疇。例如,學生前往中國內地學習中國文化與歷史,前往日本考察火山地貌以了解地理知識,還有安排學生到加拿大寄宿家庭進行語言學習和文化體驗。此外,根據學生的需求,校方也會舉辦音體藝方面的交流團,例如帶領學生到英國利物浦的足球訓練學校集訓。透過各類型境外交流活動,學生得以走出香港,接觸世界,培養國際視野,增強在全球化社會中的競爭力,並擴展見聞,提升技能與潛能,為未來的目標和夢想點燃希望。
啟發潛能、盡展所長 多元課外活動
為了讓學生獲得成就感並實現全人發展,學校安排了超過30多個免費的課外活動供學生參與,涉及學術、運動、藝術、創新創科、技能興趣和制服團隊等不同領域。活動包括學術相關的圖書館組和辯論隊,以及運動相關的田徑、游泳和板球,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活動,以發掘潛能和啟發多元智能發展,確保每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現所長。此外,配合校內的STREAM發展,學校鼓勵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參加相關課外活動,例如安排中一生參加「AI Project」以增強AI知識,舉辦「STREAM學術週」,並鼓勵學生參加各類STREAM比賽,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。
配合不同興趣需要 發掘學生無限可能
為配合學生的不同背景和興趣,學校推行多元學習,幫助學生在中學階段做好準備,邁向多元出路。近年來,學校提供多元化的應用學習課程(ApL),包括西式食品製作、航空學、電腦遊戲和動畫設計、電子商務會計、運動科學及體適能等。
多元學習重視體驗式學習與實踐,因此,學校投入資源優化教學設施,如增設專業的西式廚房,以配合教學需要。此外,校方還安排職場探訪、工作實習和境外交流,並與周大福教育集團合作展開為期大約兩年的職業導向計劃,讓學生有機會到市場營銷或社交媒體公司實習,探索傳統升學以外的發展路徑。
這些學習模式不僅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,還提供了真實的職場體驗。學校希望通過多元課程,照顧不同學生的需求和目標,確保每位學生在中學六年內獲得適切的學習,為未來的升學或就業做好充分準備。
增辦國際課程 拓展升學機會
學校一直以學生為本,計劃於2025/26年度為高中學生增辦GCE-IAL課程,幫助他們在學術、升學選擇和國際視野方面發展。該課程專攻少數科目,讓學生能集中鑽研個別範疇,發揮所長並奠定專業基礎。此外,學生完成該課程後,可以通過非聯招方式(Non-JUPAS)報讀本地院校,或憑藉其國際認可資格申請海外高等院校,從而獲得多於一個的院校課程選擇,拓展升學機會並提供靈活且具挑戰性的學科選擇。課程以全球性概念為基礎,更有助於學生開闊眼界,培養全球化思維。
支持追夢 成就傑出學生
為表揚和支持優秀學生,校方設立了獎學金制度以鼓勵他們的努力。針對文憑試考生,學校推出了層階式獎學金:考獲五科二級的學生,若符合本地自資副學位課程資格,可獲得二千元獎金;在大學聯招中獲副學位課程取錄的學生可獲五千元獎勵;成功入讀學士學位課程者可獲二萬元;而最佳六科成績前三甲的學生則可獲三萬至四萬元不等的獎金。
這些獎學金不僅可用於進修,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目標,激勵他們力求上進。去年,許多學生成功獲得本地資助的學士學位課程錄取,其中兩位學生憑藉藝術及工程的傑出表現,通過學校推薦直接入讀本科課程。對於獲得推薦前往海外但面臨經濟困難的學生,學校也會提供助學金,以確保每位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。